“播撒科学火种,传承科学精神”——北京第二十一届老科技工作者日暨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宣讲活动举办

信息来源:北京科技社团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10-31

  10月27日至31日,在重阳节暨全国老科技工作者日期间,北京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以下简称北京老科总)联合海淀区、丰台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顺义区、昌平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区、延庆区等10个区的区科协、区教工委、区教委及区老科协等有关单位,共同主办“播撒科学火种,传承科学精神”——北京第二十一届老科技工作者日暨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宣讲活动,共组织18场讲座走进各区中小学。

  北京市科协一级巡视员、北京老科总常务副理事长田文,北京老科总副理事长张鸿博、马扬、李家强、李锡春,常务理事程留恩,平谷区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王红艳,平谷区教工委书记马丽彬,平谷区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赵菊,密云区政协副主席、科协主席王武军,密云区教委副主任尹玲玲,昌平区科协主席李雪红,怀柔区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任会东,门头沟区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江磊,顺义区科协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赵国栋,房山区科协副主席张海红,海淀区科协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王颀林,丰台区老科协党建领导小组组长米佳国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各区启动仪式。

  田文代表北京老科总向北京地区老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他强调,本次系列宣讲活动是北京老科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的具体实践,更是践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鼓励和支持老年科学技术人员积极参与科普工作”要求的生动体现。广大青少年要以老科学家们为榜样,传承科学精神,勇担时代使命,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属于北京青少年的智慧和力量。

  各区科协立足区域发展定位与特色,为青少年挑选适配其发展需求的优质课程,搭建了近距离了解前沿科技、深度对话老科学家的服务平台,有效拓宽了青少年的科学视野,激发了其科学研究热情。各区科协、区教委领导在致辞中纷纷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北京老科总的联动合作,持续把科学家精神、科普课程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与日常教学体系中,全力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为培育创新型人才筑牢根基。

  启动仪式上,北京老科总向各区学校赠送了500多本涵盖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自然科学领域的科普图书。活动单位为宣讲团专家颁发了感谢信,青少年代表向老专家们致敬献花,表达对长期致力于科普事业的老科技工作者的崇高敬意和节日祝福。

  启动仪式后,一系列精彩的科普讲座在各区中小学陆续展开。中国科学院老科协、清华大学老科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老科协等科普宣讲团,围绕“两弹一星”“航空航天精神”等主题及“无人机”“AI”等前沿科技热点开展宣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员韦志棉以《多姿多彩的无人机》为题分别在平谷区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平谷分校、密云区不老屯镇中心小学、丰台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附属小学做主旨报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毛峡以《让我们和AI(人工智能)一起走向未来》为题在怀柔区庙城学校做主旨报告;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承森以《走进南北极,探秘冰雪世界里的生物与环境》为题在房山区第五中学做主旨报告;清华大学教师王燕斌以《踏过平庸,为广袤宇宙燃尽一生——“天眼”之父南仁东》为题在顺义区仇家店中心小学做主旨报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员郑彦良以《中国航空航天发展与科学家精神》为题分别在昌平区南邵中学、丰台区北京市第十中学新疆班做主旨报告;科普时报社社长尹传红以《学习科学家的探究精神——科学趣味故事带来的创新启示》为题在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做主旨报告;清华大学教授高光华以《漫话国宝稀土》为题在门头沟区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永定分校作主旨报告。

  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围绕讲座内容积极提问,从技术原理到科研历程,从学习方法到未来规划,老专家们耐心细致地逐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活跃,充分展现了青少年浓厚的科学探索热情。本次活动采用线下宣讲与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截至10月31日,累计吸引4.5万余人次观看,实现了科普资源的广泛辐射,提升了活动的覆盖面与影响力。

  除主场系列宣讲活动外,北京老科总还联合各分支机构和团体会员精心策划开展超48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多元化的科普体验,让佳节祝福在活动中传递温情,让科学精神在传承中赓续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