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青年探索联盟携手教育学部举办火山岩书签制作实践教学宣讲活动

信息来源:北京城市学院   发布时间:2025-10-22

  近日,为深入贯彻教育学领域“实践出真知”的永恒教学准则,推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格物致知”青年探索联盟携手教育学部,将一节“理论+动手+创意”的实践课搬进了课堂——火山岩书签制作实践教学活动正式开讲。这堂课不只是“讲知识”,更是带着教育专业学生“做教学”,把“实践出真知”的理念揉进了每一步操作里,帮大家练会“把抽象知识变成生动课堂”的真本事。

  这堂实践课拿“火山岩书签”当“教具纽带”,一边教地质知识,一边练教学方法:让学生既能懂“火山岩是什么”,也能学会“怎么把这事儿教给中小学生”,相当于给教育理论和课堂实践搭了座“双向桥”。

  活动伊始,主讲人播放“火山喷发”主题视频,以“火山岩除地质研究外的用途”为引,迅速点燃学生参与热情。随后开展“火山岩知识小课堂”,从火山岩的形成原理到不同类型(玄武岩、流纹岩等)的特性对比,系统讲解地质学科的核心内容,为后续实践操作奠定理论基础。

  在实践操作环节,课程模拟中小学课堂场景,采用“示范教学+个性引导”模式。教师先结合火山岩纹理特性演示图案设计(如用玄武岩气孔绘制星空),强调“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再分步骤讲解清洁、打稿、上色、打孔等制作流程,在关键环节(如上色)同步进行安全提示与创意启发,提供“火山喷发”“地质元素”等主题方向,让学生沉浸式体验“规范教学”与“自主创意”的平衡之道。

  趣味交流与多元评价环节,学生以“小老师”身份分享书签设计理念(如“火山岩与海洋的碰撞”),通过互动提问锻炼教学表达能力。作品评价采用“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模式,从创意性、美观度、知识融合度及教学适配性多维度展开,引导学生规避“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误区,提升课堂组织与教学评价能力。

  活动现场还围绕“实践教学如何赋能师范生成长”展开专题交流,教育学领域专家结合中小学素质教育要求,解读“跨学科实践课程”的设计逻辑与实施要点;多位优秀师范生代表分享参与课程的收获,探讨如何将抽象学科知识转化为鲜活教学活动,为在场学生提供实践参考。

  本次活动是“格物致知”青年探索联盟与教育学部服务教育专业学生、推动教学革新的重要实践。未来,双方将持续聚焦素质教育需求,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搭建更多“理论-实践”衔接平台,打造有针对性、高实用性的“师范生成长助力阵地”。同时,积极探索跨学科教学资源整合路径,深化教育理论与实践融合创新,为培养兼具扎实理论素养与过硬实践能力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贡献力量,将“书本中的知识”变成“实用的教学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