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协协同办公平台 |  移动端 |  EN |  公务邮箱

​2025年院士专家圆桌沙龙暨农业合成生物解码,新质生产力的未来钥匙研讨会顺利召开

信息来源:北京市科协创新服务中心、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协、北京畜牧兽医学会   发布时间: 2025-09-29

9月26日,2025年院士专家圆桌沙龙暨农业合成生物,解码新质生产力的未来钥匙研讨会在中国农业大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服务中心主办,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畜牧兽医学会联合承办,活动以“合成生物,解码新质生产力的未来钥匙”为主题,吸引了北京市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北京市科协科技工作者代表等150余人现场参加活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谯仕彦作《新饲料资源开发与合成生物学》主题报告,阐述了如何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新型饲料资源,以应对我国蛋白饲料资源短缺的挑战。他提出,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可以利用农作物废弃物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枯草芽孢杆菌、酵母培养物等饲料产品,变废为宝。此外,该技术还能高效合成饲用氨基酸和抗菌肽等添加剂,这有助于减少畜牧业对豆粕等传统蛋白质饲料的依赖。这些创新技术为我国饲料资源的开源节流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高端对话环节由北京大北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宋维平研究员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德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谯仕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侯水生,中国农业大学朱奎教授等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围绕“农业合成生物,解析新质生产力的未来钥匙”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农业合成生物学作为新质生产力在农业领域最富活力和潜力的体现,在农业科技竞争中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政、产、学、研、金”的协同联动,加速核心技术的攻关与成果转化,培育既懂生物技术又懂现代农业的复合型人才,让这把“未来钥匙”尽快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竞争力与发展新动能。此次活动不仅体现了院士专家工作站的高端智力资源优势,更为学界与产业界搭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为我国农业迈向生物科技驱动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描绘了清晰的路线图,注入了强大的信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