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协协同办公平台 |  移动端 |  EN |  公务邮箱

超55万人次参与,2025京津冀科普阅读嘉年华首次亮相地坛书市

信息来源:北京市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   发布时间: 2025-09-24

9月22日,2025京津冀科普阅读嘉年华在地坛公园圆满落幕。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25“我与地坛”北京书市,设立京津冀科普阅读展区,3000余种科普图书、近百场科普阅读活动、公民科学素质成果展、科普法宣传等集中亮相,超55万人次参与。

9月12日,2025“我与地坛”北京书市启动式现场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科普领域的一次重要实践,京津冀三地主题好书展呈现了丰富的科普阅读资源,一系列由三地出版机构组织的名家讲座更是精彩纷呈: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邀请齐立强医生带来“呵护乳腺健康 畅享美丽人生”专题讲座,燕山大学出版社邀请长城专家董耀会从历史、建筑、文化多维度重现“长城传奇”,河北出版集团则携手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赵祺基于其著作《了不起的中国恐龙》为观众带来干货满满的分享。这些活动充分体现了区域联动带来的科普广度与深度。

科学可以很“魔幻”

9月12日,“魔幻物理”科学表演秀在孩子们的惊呼中拉开帷幕。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杨智明老师通过有趣的化学、物理等炫酷小实验,将深奥的物理知识转化为视觉盛宴。地坛文化大讲堂内,机械工业出版社展区同样人头攒动。北师大数学教育博士李萌老师以《解谜学数学》为引,用一道道趣味谜题带领观众走进逻辑与想象的世界。

9月20日,“魔幻物理”科学表演秀现场

9月13日,《少年时》2026新书发布会现场,执行主编阮健为到场的读者深入介绍了新书的创作理念与科学视角,虽规模不大,但交流氛围专注而真诚,为在场的读者朋友们播下了好奇的种子。“免疫王国大冒险”中,霞子老师化身“科普演员”,用角色游戏揭开人体免疫系统的神秘面纱。航天专家王一的“童心探宇宙”活动,则以娓娓道来的航天故事和深入浅出的专业知识,为孩子们勾勒出一幅宏伟的太空图景,在他们心中悄然种下了探索宇宙的梦想。

不止于书本:体验,让科普真正“活”起来

9月14日,科普阅读嘉年华进入首个周末,互动体验成为主线。在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古建环游记”活动现场,遗介科教品牌创始人骆凯老师以其深厚的专业积淀,引领观众进行了一场深邃的古建知识漫游。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教授赵宇带来了《守护胸椎健康》专题讲座。赵教授从胸椎的解剖结构与功能讲起,系统阐述了常见胸椎疾病的成因、诊断与治疗手段,并着重分享了科学实用的预防与康复策略,为听众提供了全面的健康指导。自然之友野鸟会顾问、北京动物学会理事李兆楠老师在《北京常见野鸟图鉴》分享会上,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生动的观鸟入门指导。他不仅分享了观察与辨识鸟类的实用技巧,还讲解了如何高效使用该图鉴,带领读者深入感受城市自然观察的乐趣。活动现场还为参与者准备了专业观鸟手册,助力大家走向户外、实践所学。冶金工业出版社则把“海底矿石”搬进地坛——长沙矿冶研究院海洋所基础平台部部长李小艳带来的深海标本,仿佛打开了地球的另一扇窗。

《守护胸椎健康》专题讲座

“科普阅读环游记”与“科普阅读实验室”为公众提供了超越书本的深度体验。“科普阅读环游记”以八大类别打卡为主线,包括“致敬经典”百年科普阅读展、“科普阅读1000”项目展示等,并配有专属导览手册和吉祥物形象。由专业人员扮演的“科普阅读大使”引导读者在十大科普领域自由打卡集章,完成探索即可兑换科普盲盒礼物。“科普阅读实验室”则设置了六个动手单元:在“漫游地坛”建筑导赏中学习古建科学;在“雕梁画栋之彩画零距离”中体验非遗彩画工艺;在“神奇技术机械工坊”中动手制作模型理解工程技术;在“天地花鸟与草木岩石的情缘”中观察自然;在“疯狂实验室”里玩转数理化实验;在“人工智能与阅读”中感受AR、机器人带来的阅读新体验。这些设计让科普知识变得可触摸、可互动。

9月20日,“魔幻物理”科学表演秀返场加演,吸引更多家庭驻足。同一时间,科学出版社副编审李春伶与金蓉老师带来“极地征程:人类星光闪耀时”主题分享,以极地科考真实影像和动人故事,展现人类探索自然的勇气与智慧。军事科普活动日展览同步开展,多种兵器模型和互动装备亮相,成为青少年关注的焦点。地球科学老师汪文新带来的“矿物化石的前世今生”主题讲座,则带领观众从身边环境发现地质奥秘,很多家长感叹“原来科普就在脚下”。

多元主题交织,科普照进现实

9月17日,“呵护乳腺健康 畅享美丽人生”专题讲座上,齐立强医生用温暖而专业的语言,为现场观众答疑解惑,气氛温馨如友聚。同日,北京市科协领导现场调研展区,与多家出版机构交流,对“展、阅、听、体验”一体化的科普模式予以充分肯定。

9月18日,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方念乔带来“追寻海洋的历史”讲座。丰台二中卢沟桥学校110名师生专程前来,座无虚席。方教授以震撼的深海影像和生动比喻,讲述亿万年海洋变迁,学生们踊跃发言、提笔记录,地坛文化大讲堂一时变为海洋教室。

丰台二中卢沟桥学校110名师生仔细聆听讲座

收官不落幕,科学精神持续回荡

9月19日,长城专家董耀会从历史、建筑、文化多维度重现“长城传奇”;21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古动物馆(保定自然博物馆)副馆长赵祺,基于其著作《了不起的中国恐龙》,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分享。他系统介绍了中国恐龙的重大发现与研究历程,引领大家深入理解古生物科学的当代价值;同日,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心理学硕士朱广思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认识你的猫狗”讲座。他从动物行为与心理的独特视角,解析了宠物的“语言”和情绪,深深吸引了在场的小听众们。

同日,北京电视台纪实科教频道也于下午2点走进地坛书市,对2025京津冀科普阅读嘉年华进行了现场直播报道,通过镜头将活动现场的热烈氛围、丰富内容与科普魅力传递给更多观众,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北京电视台纪实科教频道记者进行现场直播采访

9月22日,活动收官仍不减精彩。中国科学技术馆原党委书记苏青以“和科学家交朋友受益终身”为主题,深情讲述了多位科学家的动人故事,引领听众感受科学精神的深刻力量;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曹萌萌以“北京的暴雨与地质灾害”为主题,进行了精彩分享。她深刻剖析了北京地质灾害,实用知识深入人心;压轴场次聚焦“肿瘤防控”,中国胸外科肺癌联盟主席支修益、中国抗癌协会科普宣传部部长田艳涛两位专家在直播中与网友互动,让科普走出地坛、影响更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