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北京市科协规划发展部、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协党校) 发布时间: 2025-09-01
8月29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市昌平区科学技术协会承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组织支持的“机器人产业提智向新未来发展趋势”沙龙活动在北京市昌平区未来科学城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汇聚了学术界、产业界的众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机器人产业的最新发展趋势与技术创新路径。市科协一级巡视员何劲松、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朱永利、昌平区科协主席李雪红出席活动并致辞,昌平区科协党组书记夏玉蓉主持。
在主题演讲环节,昌平区经济和信息化局产业促进科科长吴可桐从产业规模、产业生态、应用场景构建等多方面详细介绍了昌平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情况及政策支持措施,为参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区域产业发展视角。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许庆彦则围绕“机器人核心部件国产化攻关:加快突破材料关键核心技术”这一主题,从机器人发展进程、重大需求、材料与加工技术国产化的现状等方面切入,阐述我国材料与加工技术国产化现状,探讨了突破材料关键核心技术的战略意义。
中国移动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副总经理黄庭就“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剖析,展示了具身智能技术在机器人领域的前沿应用和发展潜力。
深圳市其域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赵开勇围绕“具身智能觉醒:机器人进化空间智能”,介绍了具身智能在空间智能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北京微点至信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李春阳分享了“惯性导航算法引擎与多模态融合”的最新进展,强调了精准感知在机器人智能移动与操作中的重要性。
上海通敏车辆检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云则从测试验证平台标准化的角度,阐释了标准化对机器人产品市场化的重要推动作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品牌建设推进处处长司玉锋以“促进成果转化,培育机器人产业知名品牌”为题,强调了品牌建设与成果转化在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在交流发言环节,与会嘉宾结合此前演讲和自身实践,围绕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机遇、挑战与建议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为参会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和启示。
本次沙龙活动不仅为参会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更为推动机器人产业的提智向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相关领域近50人参加活动,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协党校)相关同志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