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协协同办公平台 |  移动端 |  EN |  公务邮箱

专项答题 | 掌握气象知识 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信息来源:北京市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   发布时间: 2025-08-13

“沙尘暴常出现在什么季节?”“暴雨是指24小时降水量达到多少毫米?”“强台风来袭时,露天集体活动或室内大型集会应如何处置?”......气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气象知识,能让我们更好地应对天气变化,在绿色低碳生活中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普及气象知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是守护生命安全与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程,其重要性体现在多个维度的深度融合中。从个体层面看,掌握基本的气象预警信号识别、灾害避险技能,能让人们在台风、暴雨、雷电等突发天气来临时,第一时间做出科学反应——如远离广告牌、不在低洼处停留等,大幅降低意外伤害风险;对社会而言,公众防灾意识的提升能减少应急响应中的“被动性”——当暴雨预警发布时,企业提前调整生产计划、市民主动减少外出,可有效减轻交通拥堵、次生灾害救援压力,为专业部门开展抢险救灾争取宝贵时间。

深入了解气象与日常生活、生态环境的紧密联系,学会在不同气象条件下采取科学合理的行动,是筑牢安全防线、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为普及气象知识,提高公民应对气象变化的能力,2025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推出“掌握气象知识 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专项答题活动。

扫描下方二维码

立即参与

“掌握气象知识 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专项答题

本次专项答题得到了天津市气象局的大力支持。

背景知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做好气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经济社会对气象影响的敏感性和关联性越来越强,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对气象工作提出更高期待。

做好气象知识的普及,提高公民对气象影响的认知和应对能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气候变化,减少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同时也能引导我们在生活中更好地践行绿色节能降碳的理念。

2025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通过线上设置每日答题、限时挑战答题、PK答题、专项答题等不同模式,让您在碎片化时间利用“小屏”提升科学素养。您还可以通过“测测你的数字科学素养”模块进行自测,了解自己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思想、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同时,大赛还将从前沿科技、人工智能、科学家精神、应急科普、热点话题等不同角度,与相关单位合作开展不同主题的专项答题活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