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8-07
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牵头,联合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财政局共同出品,清华大学,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联合出品,北京科普发展与研究中心执行,北京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中心承制的科学文化教育节目《大先生》第三季,已于6日21:05在北京卫视播出。本期节目有幸邀请到了物理学家和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七、八届主席,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顾秉林,就让我们跟随顾秉林的脚步,进一步了解“材料世界”。
“材料学科”促进航天事业快速发展
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材料科学与材料设计作为科技进步的基石,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变革与发展。它们不仅是理论创新的温床,更是实践应用的先锋,深刻影响着科技、医学、航天航空等方面的发展。
近日,“嫦娥六号”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从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壮举,这一成就堪称中国探索宇宙历程中的璀璨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取得重大突破,展现了中国在航天科技领域越来越卓越的实力与创新能力,而“材料学科”在其中功不可没。
为了了解“材料学科”是如何助力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未来团”来到了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一探究竟。
为保持嫦娥六号探测器上国旗色彩恒久如新,科学家们独具慧眼地选用了玄武岩这一天然耐辐照材料。通过高超的工艺技术,他们将坚硬的玄武岩拉成只有头发丝1/3直径细度的丝,进而制作成国旗。这不仅确保了国旗在月球极端辐射环境下的色彩稳定,还因月球表面本就富含玄武岩,从而免除了对材料耐受性的额外担忧,体现出了材料科学进步的重要作用。
再例如,祝融号火星车顶部的“集热窗”,在选材过程中,科研团队历经多次尝试与突破。起初,他们倾向于采用石英玻璃,但其最终成品重达15公斤,增加了火星车的负载与发射成本,因此放弃;随后,团队的目光转向了钢化玻璃,期望通过减重来降低负担,然而仍不理想。紧接着他们想到了第三种方案——飞机上舷窗用的有机玻璃,遗憾的是,其特性仍未能完全符合火星车的特殊需求。
最终,在众多材料中脱颖而出的,是一种名为“聚酰亚胺”的膜,其厚度仅50微米,却完美契合了火星车对集热、轻质、耐用的多重需求。而这一材料科学的重大突破,实现了中国航天事业质的飞跃。
顾秉林院士提出“材料设计”概念
实际上,在“材料设计”理念诞生之前,新材料的发现往往依赖于耗时耗资的“试错法”。这个方法不仅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而有了材料设计指导思想以后,通过材料计算,特别是人工智能与材料科学的深度融合,科学家们得以进行精准模拟,直接指向研究的核心方向,极大地缩短了新材料研发的时间周期,降低了研发成本。
不过中国科学家对“材料设计”这一前沿领域的认知,起初是陌生的。直到顾秉林在风华正茂的34岁之际,被派到丹麦深造,这一局面才得以改观。作为同批学生中的年轻才俊,顾秉林倍加珍惜这次留学机会,勤勉不辍,即便是在飓风肆虐、办公室内空无一人时,他依旧坚守在办公室,沉浸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之中。
而他当时博士论文的工作主要就是探索如何去改造材料的性能,这也是最初“材料设计”概念在他脑海中萌生的契机。回国后,他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材料设计”的概念:从原子、分子角度揭示材料的组分、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设计具有特定成分和结构的新材料,实现所需要的新性能。
由此可见,顾秉林不仅是教育事业的守望者,还是科研领域的领航者;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书写了辉煌的学术篇章,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邃的教育情怀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