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协协同办公平台 |  移动端 |  EN |  公务邮箱

中国前沿科技创新治理——北京市科协专业智库“论策论道”沙龙活动顺利举办

信息来源:北京市科协规划发展部、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校)   发布时间: 2023-05-06

为推动前瞻研判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和伦理挑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框架,促进公众理解科技政策、参与科技治理,助力前沿科技创新治理和科技伦理治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5月5日下午,北京市科协在海淀区中关村壹号举办“中国前沿科技创新治理——北京市科协专业智库‘论策论道’沙龙”活动。市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沈洁,海淀区常委、常务副区长林剑华出席并致辞,市科协一级巡视员何劲松总结发言。会议由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刘晓勘,北京市科协前沿科技伦理与公共政策专业智库基地首席专家李建军分别主持。

沈洁指出,科协组织是推动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有责任有义务在科技创新治理上发挥作用。聚焦科协组织的“四服务”职责,市科协着力打造科学家精神宣教、全链条人才托举、前沿性学术交流、落地化科创服务、社会化协同科普、专业化决策咨询、国际化科技交流、全媒体科学传播 8 个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参与科技治理,助力建设一流创新生态。在专业化决策咨询平台建设中,通过“汇智工程”,把科技工作者个人智慧上升为有组织的集体智慧,聚贤汇智,集思广益,形成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强大合力。市科协将持续聚焦服务科技工作者和高质量发展,树立“大智库”观念,凝聚资源、协同联动、开拓渠道、赋能基层,引导各级科协组织更加主动参与科技治理,与社会各界携手,集中首都科技界智慧,为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林剑华在致辞中指出,海淀区高度重视前沿科技创新治理的重要性,并在科技伦理治理领域积极开展探索研究。今后将继续发挥科技强区、人才强区、教育强区优势,坚持促进创新和防范风险相统一,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努力实现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不断提升科技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

李建军发布了《2022中国前沿科技创新治理动态与展望》报告。根据介绍,2022年中国在国家层面上出台了加强科技创新治理的规范性文件,明确了科技创新治理的原则;人工智能、生物医学等领域成为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重点领域,相关的行业标准和地方法规相继推出;科技伦理教育逐步走向建制化;中国科技创新治理方案在国际议程中开始发挥积极影响。展望未来,他认为,中国将通过系列体制机制创新全面统筹前沿科技创新发展和安全风险治理,以更多重大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及更负责任的创新治理行动,整体提升中国在全球前沿科技创新治理竞争和规制制定中的话语权,为全球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建设和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作了题为“人工智能治理之道与策”的主旨报告。他介绍到,人工智能治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工智能可靠和可控发展,实现激励发展和合理规制之间的协调,最大限度地防范风险,让人工智能造福人类。生成性人工智能治理要从标准、技术、应用、人和合作等层面进行部署,同时要坚持以人为主,提升人的能力,发挥联合国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李真真作了题为“大国的担当与责任:中国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的主旨报告,她认为,伦理研究可以创造对话平台,为防范科学技术被滥用或误用提供智力工具和方案,并建议加强科技伦理前瞻性研究,弥补目前伦理研究水平不高、科研领域和人文社科存在鸿沟两个短板,提高风险预见能力和水平,加强伦理影响评估。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修全作了“中国人工智能治理模式探索与政策实践”的主旨报告。他介绍了中国的科技伦理治理体系建设历程,当前人工智能实现了从分析式AI向创造式AI的升级拓展,从感知、理解世界到生成、创造内容的跃迁,同时也带来新的治理挑战。他认为,要构建政府、科研机构、科技社团和科技人员协同共治的责任体系,营造创新生态,重视防范风险,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强化国家顶层设计、部门敏捷治理、行业自律自治、学术界深入研究、国内外拓展合作、第三方平台多方参与的治理体系建设。

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曾毅作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稳健可持续发展与深度治理”的主旨报告。他强调,要依据人工智能伦理与治理原则、相关法律规范评估人工智能模型、产品与服务,支持企业开展自律自治和管理机构开展伦理安全审查、监管与治理。他将强人工智能概括为立心、良知、格物三个维度,并依据东方哲学智慧提出实现有道德、合乎伦理的人工智能。

360集团副总裁刘兆辉作了“网络安全风险与数字生态治理”的主旨报告。他认为,数字化是国家和各行各业发展的主旋律,但数字化的内在脆弱性导致安全风险更大、后果更严重,网络已经成为国际政治博弈的“关键空间”。他建议,要完善网络安全顶层设计,健全监管执法机制,全面强化国家网络安全防御能力;注重网络安全数字安全素养培育,将网络安全教育纳入社会安全教育体系;企业需加快技术标准和合规体系建构,强化风险认知、识别和处置能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翟晓梅作了题为“基因编辑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原则和中国经验”的主旨报告。她认为,在研究开展之前,应确保已有的伦理审查机制到位;应该加强在科学界、伦理学界、决策部门和公众之间对这类研究活动的社会、环境和伦理含义的对话和讨论,加强与国际同行之间的合作与对话。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石佳友作了题为“生物科技伦理审查机制完善的若干问题”的主旨报告。他认为,《科技伦理审查办法》初步实现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的全过程伦理监管,对提升我国科技伦理治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仍需对《办法》的规范定位、“安全”价值是否应纳入科技活动的伦理要求、是否需增加“依法”“救济”以及“正当程序原则”等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

媒体记者围绕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伦理治理、人工智能等与专家进行现场交流。

北京市科协“论策论道”活动每年举办1-2期,旨在及时面向公众发布科学研究成果和阐释重要科学决策。下一步将持续围绕国家及首都科技发展重点难点问题,贡献首都科技界智慧力量。

活动由北京市科协主办,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协党校)、北京市科协前沿科技伦理与公共科技政策专业智库基地、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海淀区科学技术协会共同承办,来自市科协专业智库基地、高校、科技创新企业等单位的专家和媒体人员近80人参会。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