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北京市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 发布时间:2025-10-13
“避震的正确做法是什么?”“一次地震中,随着震中距的增加,烈度值一般如何变化?”“在选择建筑物建设场地时,应避开哪些地方?”...... 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学习地震科普知识,掌握应急避震技能,能最大限度地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
我国是全球大陆地震频繁、地震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国土面积约占全球陆地的7%,发生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约57%的人口、51%的城市和58%的国土位于地震高风险区。近年来,我国始终把防范大震巨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作为防震减灾的首要任务,不断强化地震监测预报预警,加强地震灾害风险识别和防范,更加重视公众防震避险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持续夯实人民群众安全防线,取得显著成效。
为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号召全社会共同筑牢安全防线,2025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在国际减灾日推出“防震减灾 守护生命” 专项答题活动。
扫描下方二维码
立即参与
“防震减灾 守护生命”
专项答题
本次专项答题得到了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的大力支持。欢迎同步关注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Hua说震防”微信公众号,在这里您可以学习到更多的防震减灾知识。
背景知识
为敦促各地区和各国政府重视减轻灾害风险,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抵御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1989年12月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指定每年10月的第2个星期三为国际减灾日,200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改为每年10月13日为国际减灾日。
2025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通过线上设置每日答题、限时挑战答题、PK答题、专项答题等不同模式,让您在碎片化时间利用“小屏”提升科学素养。您还可以通过“测测你的数字科学素养”模块进行自测,了解自己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思想、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同时,大赛还将从前沿科技、人工智能、科学家精神、应急科普、热点话题等不同角度,与相关单位合作开展不同主题的专项答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