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国际量子科学合作与科普对话在京举办

信息来源:北京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北京市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   发布时间:2025-09-23

  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下,9月21日上午,“欧亚国际量子科学合作与科普对话”在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顺利举办。活动以“科普连接世界,量子引领未来”为主题,由北京国际交流协会主办。来自部分高校的学生及社会公众代表50余人现场参加,线上观众超过4000人。本次活动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官方议程,为北京市全国科普月活动注入更多国际化元素,有效推动国际科技交流与科普合作。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一级巡视员刘晓勘出席并致辞,他指出,量子科技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要前沿,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式。希望通过本次交流契机,进一步促进欧亚国家之间的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推动量子科学的普及与合作,为青年人才搭建更广阔的成长舞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部门科学政策与基础科学司基础科学、创新研究和工程处处长阿迈勒·卡斯瑞(Amal Kasry)通过视频致辞,她表示,科普是科学与社会之间的重要桥梁,其在促进开放科学和国际合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大咖讲量子环节,莫斯科国立大学副校长、全俄科学节主席列奥尼德·古瑟夫教授,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周来博士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塔吉克斯坦办公室项目负责人帕文·姆米诺夫先生分别以《量子现实:参与的不同形态——全俄科学节的经验与启示》《量子通信:迈向未来的量子互联网》和《当量子遇见瓦赫什河:一场能源效率的革命》为题进行主题分享。专家们从实践经验、技术前沿和可持续应用等角度阐释量子科技的应用价值,现场观众积极提问,线上平台交流热烈,充分体现国际化、多元化的科普氛围。

  本次活动期间还同步启动《新兴技术探索与国际科普合作倡议》,呼吁国际科技组织、科研机构共促科学普及,推动建立多语种、跨区域的科学传播体系;共建合作平台,促进科研资源共享、成果转化和创新协作;共育青年力量,鼓励青年人广泛参与新兴技术探索与科普实践;共绘可持续未来,推动新兴技术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共同应对全球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