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K08-2025-J094 |
项目名称 | 风湿免疫病规范诊治和协同研究体系建设与推广应用 |
候选单位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深圳市人民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候选人 | 曾小峰 李梦涛 田新平 杨程德 杨娉婷 苏茵 张文 王迁 赵久良 胡朝军 冷晓梅 徐健 刘冬舟 朱剑 赵义 |
项目简介 | 我国风湿免疫病患者超2亿,长期面临误诊误治、致残致死率高、学科发展滞后、研究水平低下等重大挑战。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自2008年起,系统性构建了覆盖全国的规范诊疗与协同研究体系,推动了风湿免疫学科跨越式发展。
一、创立风湿免疫病智能化诊疗与研究支撑体系,开拓性地建立我国风湿免疫病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创建了覆盖全国的风湿免疫病大数据融合平台(覆盖32种疾病、40万患者队列如CSTAR、CREDIT等),整合2512余家医疗中心数据,建立智能化生物样本库和患者管理系统。仅十余年就在队列建设上超越欧美30年取得的成果,已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风湿免疫病患者队列,开展了近百项真实世界研究和探索性临床研究,创建了可持续发展的大协作临床研究模式,使我国风湿免疫病的临床研究水平国际领先。基于该队列,首次摸清了我国风湿免疫病“家底”,先后获得十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支持,发表文章1400余篇。
二、提升我国风湿免疫病规范诊疗水平,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基于平台临床研究数据,建立了风湿免疫病规范诊治中心建设标准,先后牵头制定指南/共识29部、行业发展报告2部,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大幅提高了我国风湿免疫病规范化诊治水平,使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达标率从2008年的8%升至2022年的24.4%,系统性红斑狼疮10年存活率从85%提升至96%。
三、引领研究模式创新,确立国际诊疗新范式,临床研究国际领先
将全国2512家医疗中心组建成研究协作网络,将海量的“诊间”数据升华为可用于研究的科研信息,开展百余项高质量临床研究。团队连续5年全球SCI发文量位列前三,系列研究12篇发表于业内顶刊,重要脏器受累——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研究成果—已作为唯一证据写入国际指南;并参与多项国际指南制定,学术影响力跻身国际一流。
四、推动我国风湿免疫学科的体系建设,极大改善了风湿免疫科看病难问题
首创“一市一科一中心”的学科发展理念,培养专业人才队伍,使全国风湿免疫科数量增长超10倍,极大地改善了风湿免疫科看病难问题,荣获亚太地区风湿病学会卓越团队奖。获批免疫疾病领域唯一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质控中心、风湿免疫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智能化患者管理系统,将诊治规范融入“诊间”,建立了全国首个风湿免疫病规范诊治促进体系,诊疗规范覆盖全国,惠及超百万患者,平台成果转化成智能化管理工具集,实现了风湿免疫病医疗服务体系智慧化革新。 |
关 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