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 | K08-2025-J133 |
项目名称 | 《十万个健康为什么丛书》 |
候选单位 |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中关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 中国科普研究所 中国计划生育协会 |
候选人 | 李新华 皮雪花 武留信 王挺 何翔 王凤丽 贾晓巍 刘彬 庞静 于娜 苏晓曦 赖玲 杨帅 王缔 刘瑶瑶 |
项目简介 |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面向人民健康的工作要求,服务健康素养提升,人民卫生出版社经过深入调研,组织广大医学科学家、健康传播专家、学(协)会、媒体、平台,策划出版《十万个健康为什么丛书》。丛书围绕每个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健康问题和挑战,从健康理念养成,到人生面临的生、老、病问题,再到每天就要面对的食、动、睡问题,最后到更高层次的养、乐、美问题设立10个分册,读者惠及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全人群,特别是健康人群。
丛书以精品力作策划出版为载体,链接智库、科研项目、健康科普专家、全媒体矩阵,形成健康科普分类架构和覆盖全生命周期、全人群的健康知识传播模式。丛书创新性地以科研方式作科普,为精品科普图书的出版提供了有益借鉴。研究成果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为开展高质量科普活动奠定研究基础。
以科学精神研究科普、以科技赋能科普,丛书通过三项主要创新做强、做实、做精、做优高质量的医学科普内容。
一是创新组织管理模式。创建科普智库的三级组织架构,从源头保障科普质量。创新分类体系,形成“1+N”丛书架构,“十四五”期间成熟一个系列、开发一个系列。创新策划方式,立项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智库人卫研究院课题。高度重视科普人才培养,建立遴选标准和培养管理体系,创建人才梯队。
二是创新知识生产模式。开展面向全社会的健康问题征集活动,发现并回答群众关心的健康问题,以调研驱动精准科普。深入了解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反馈,不断优化工作方法,以深入调研优化设计。同步建设纸书、电子书、有声书、健康知识库、智能体,以技术驱动内容升级。以大字版、盲文版图书服务视弱、盲人群体;丛书维吾尔文版出版;两个分册实现版权输出,关注特殊群体,助力民族团结与文化出海。
三是创新知识传播模式。开展院士说健康、健康云课堂、主编直播等诸多探索,发挥专家突出的带动作用,创新“大专家 小科普”模式。通过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健康进万家”小程序、智能体等多媒介,创新全媒体科普传播生态。丛书设计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卫生健康特色,创作的IP形象,并运用数字人技术让“健康家族”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用中国元素讲好健康故事,提升文化自信,创新艺术赋能传播。
丛书获得10余项重要奖项,累计发行约12万册,依托“健康知识进万家”小程序将科普内容提供给5300余万用户,服务人民健康素养提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 |
关 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