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编号K08-2025-J014
项目名称新能源汽车高强韧、可循环铝合金超大型构件一体化压铸技术及应用
候选单位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中南大学
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宁波保税区海天智胜金属成型设备有限公司
山西瑞格金属新材料有限公司
候选人杨栋 许庆彦 徐建华 胡峥楠 崔强 张利军 廖平纬 姜大修 樊振中 曹迪勋 闫国庆 谭云骧 胡锴 吴新星 孟二利
项目简介    新能源汽车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双碳目标落地。应用可循环、免热处理铝合金的一体化压铸技术是引领新能源汽车车身技术和制造模式变革、实现轻量化和降碳的重要趋势。一体化压铸技术于2020年诞生,被全球头部汽车企业独家掌握。在北京市重大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支持下,小米集团组建联合团队,在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上取得重大理论创新与技术突破: (1)发明了高强韧、可循环、性能稳定的免热处理压铸铝合金。发明了超长流长结构设计方法,阐明了结构、材料、工艺下流动长度与性能变化规律,构筑了国际首个一体化压铸专用铝合金高质量热力学数据库,创建了材料性能AI预测模型,开发出泰坦合金,综合力学性能Q值达468(行业标杆合金Q值为435)、再生铝添加量30%(单车减碳352.53kgCO2e)、流长2米屈服强度衰减≤10MPa。 (2)自主研发了以力平衡驱动、双闭环控制的超大型压铸装备。行业首次在超大型压铸装备上采用基于高频响比例阀的速度-压力双闭环控制压射系统、智能压室金属液卷气控制方法和力矩平衡的五心压铸系统,达到压射系统的力平衡和压铸系统的力矩平衡,开发出9100T超大型压铸装备,实现一体压铸后地板高质量稳定生产。 (3)开发了基于ICME的复杂构件的一体化压铸技术。发明了大压铸件性能模块化设计方法和基于ICME的全流程多尺度的一体化压铸工艺参数优化方法,创新开发了大压铸件X光AI智能判定系统和台架验证技术,实现大压铸件设计、制造、检测的闭环验证,实现一体压铸后地板平均壁厚比行业标杆薄8%,重量轻11.8%,综合力学性能优于行业标杆。 项目技术经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林忠钦院士等专家鉴定:项目系统复杂、技术难度大、创新性强,其中超长流长“结构-材料-工艺-性能”研究方法和材料性能预测模型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项目成果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意义重大。项目技术应用于小米SU7,并在中汽中心组织的2024年车身评选中荣获《最佳结构奖》、中国低碳C级纯电轿车冠军。 项目授权发明专利50项,登记软件著作权8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5篇。一体化压铸后地板在北京国际车展上受到李强总理关注,央视《新闻联播》跟踪报道。X光AI智能判定系统作为北京市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典范在央视《新闻联播》报道。项目技术在小米SU7、卡斯马、美利信等规模化应用,项目技术经济效益117.84亿元。小米汽车为北京提供8000+人就业岗位,带动京津冀汽车产业链发展。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