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2025-10-10
市科协由市学会、协会、研究会、促进会等(以下简称市学会),科技类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区科协、乡镇科协,高校科协、企事业科协组成。
(一)市学会、基金会
市科协所属学会为自然科学类社会团体,专业领域覆盖理工农医交叉等学科领域,现有市学会204家、基金会27家,拥有个人会员43万余人,兼职理事上万人,60余名院士在市学会任职,与70余家全国学会建立工作联系,与103家市级科技类社会组织建立联系。推动市学会与全国学会合作开展学术交流,逐步吸引高端学术资源落地北京。着力推动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战略性、储备性技术及未来科技和新兴产业领域建设一批科技社团。
(二)高校科协
现有高校科协43家,其中部属院校13所,市属院校18所,民办院校12所;理工类25所,综合类12所,农业类2所,财经类2所,艺术类2所。
(三)企事业科协
现有企业科协1234家(其中由市科协批复122家),事业单位(医院、科研院所)科协16家,园区科协30家。
(四)区科协
区科协16家,街道(乡镇)科协332家,承担着对接市级资源、服务区域发展的重要职责,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区域创新服务、基层科普等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品牌活动
品牌活动是市科协构建社会化、集成化、规模化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和主要载体,主要包括:
(一)学术交流
1.北京科技交流学术月。是首都学术交流主平台的主体,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多元化的特点,已连续举办24届。每年学术月期间,采用央地共办、市政府有关部门支持、学会自主举办等形式,开展百余项学术交流活动。100余家学会已建立学术年会制度。
2.北京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高峰论坛。是首都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互动互融的高端对话机制和决策参考平台,自2003年起,每年组织一次。
3.首都前沿学术成果报告会。聚焦数理化等基础学科和社会热点领域,遴选北京学者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的前沿、有重大科研进展的学术成果,以互动式专场学术报告会形式,交流研究成果,服务原始创新和产业发展。
4.北京十佳影响力学术会议评选。是市科协推进学术评价的举措之一,通过促进学会间的学习交流、互通合作,带动提升首都学术交流整体水平。
5.市学会科技评价项目。是市科协支持引导市学会在促进学术交流、建立科学规范、引导研究方向等方面,提升能力和水平的具体举措。包括科技成果评价、科技人才评议等。
6.打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品牌,组织举办北京国际前沿科学对话会、北京国际科学传播研讨会、国际自主智能机器人大赛等活动,从国际学术交流的角度服务人才成长和科技创新,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搭建民间学术交流、科技交流平台,扩大市科协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7.加强港澳台民间科技交流合作,开展京台青年科学家论坛系列活动,搭建青年科技工作者交流平台,增进了解、加深友谊、汇聚共识,促进港澳台与北京创新发展互融互通。
8.推动市学会重点学术活动融入服贸会、中关村论坛、双创周、中国科协年会等高端科技、学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