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北京市科协规划发展部 发布时间:2023-05-29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出了我国绝大部分的基础研究成果。纵观国内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较低,在2020年发布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0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中显示,2019年,中国3450家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项数为15035项,合同总金额达152.4亿元,转化合同总金额超过1亿元的单位仅有29家。大量科技成果闲置,不能够转化为生产力,一方面与科技成果自身的质量不够实用、不够过硬有关,一方面也与高校的成果转化体制机制仍不够健全有关。为进一步加强高校的成果转化比例和合同额,提出如下解决思路。
一是打造专业化队伍。伴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深度结合和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需要的持续增长,社会对技术经理人的需求日益旺盛,期望值日益增加,对技术经理人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我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院面向全校教师广泛征集,从二级单位各科研梯队选拔,形成120名年轻教师为代表的技术经理人(知识产权工程师)兼职队伍,使科研人员对知识产权和成果转化有更专业的理解,为梯队在科研开展过程中提供参考意见,缩短成果转化时间,提高成果转化率;同时,组织科研管理人员参加高级技术经理人的研修班,从知识产权、法律条款、金融知识等方方面面熟知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环节,为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提供专业化有意见和建议。
二是加强有组织科研。对接国家和行业层面重大需求,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加强同重点企业开展战略合作,为行业绿色发展提供科技与人才支撑。模块化整合现有科研优势,开展组团式科研合作交流走访,主动对接重点企业,在智能化和绿色化两大热门领域,通过交叉学科的组团式优势,增加科技成果的含金量,加大成果转化力度。
三是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作为行业特色高校,充分发挥学校特色学科集群优势和研究院创新驱动发展优势,加强同国内大型企业,行业领军企业、科研院所及国家战略布局相关省份地区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组织优势学科和研究院与国内外龙头企业共同打造校企合作平台,在平台的基础上,更加深入了解各方需求,碰撞产生更多能量。
(北京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