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协协同办公平台 |  移动端 |  EN |  公务邮箱

专项答题|守护绿水青山 建设美丽中国

信息来源:北京市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   发布时间: 2025-07-03

“哪种出行方式碳排放量最低?”“为减少白色污染,超市购物时应优先选择哪种购物袋?”“废旧手机等电子垃圾的正确处理方式是什么?”“参与植树造林活动时,应优先选择哪类树种?”……这些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共同指向一个重要议题——生态环境保护。

在工业革命的滚滚浪潮中,人类社会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经济迅猛腾飞,科技日新月异。然而,我们在享受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时,也不得不面对因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改变所带来的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上升,进而引发全球平均气温持续升高,这也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使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风险进一步加剧。世界气象组织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1850-1900)平均水平高出约1.55℃,首次突破了2015年《巴黎协定》所设的“1.5℃”的温控目标。

塑料污染问题已逐渐成为仅次于气候变化的全球第二大焦点环境问题。全球每年生产4亿多吨塑料,但这些塑料中,只有不到10%被回收,大部分成了“白色污染”,大量的废弃塑料随垃圾流入海洋,每年超10万只海洋动物因误食塑料死亡。

除此之外,酸雨、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也如乌云般笼罩着地球。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当下人们的生活质量,更对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巨大威胁。

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为提升公民生态环境意识,倡导低碳生活,2025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推出“守护绿水青山 建设美丽中国”专项答题活动。

扫描下方二维码

立即参与答题

本次专项答题活动得到了北京环境科学学会的大力支持。

背景知识: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2005年8月15日考察湖州市安吉县,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首次人类环境会议,会议通过《人类环境宣言》,并决定将每年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以唤起全球环保意识。同年,联合国大会正式确立该纪念日,中国积极参与并推动环境保护方针的制定。自1973年起,世界环境日每年聚焦一个全球环境主题,中国自2015年起将6月5日定为环境日,并确定为中国法定节日,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全球环保行动。

2025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通过线上设置每日答题、限时挑战答题、PK答题、专项答题等不同模式,让您在碎片化时间利用“小屏”提升科学素养。您还可以通过“测测你的数字科学素养”模块进行自测,了解自己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与思想、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同时,大赛还将从前沿科技、人工智能、科学家精神、应急科普、热点话题等不同角度,与相关单位合作开展不同主题的专项答题活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