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协协同办公平台 |  移动端 |  EN |  公务邮箱

市科协举办“人工智能+”纵深发展:多场景创新驱动产业能级跃迁决策咨询沙龙

信息来源:北京市科协规划发展部、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协党校)   发布时间: 2025-07-29

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政务、金融、医疗、文化旅游等多领域落地,但也面临技术突破、数据合规、行业适配成本及算法偏见治理等挑战。7月25日下午,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承办,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北京集智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基地科协和北京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共同协办的市科协决策咨询沙龙在量子银座大厦召开。会议由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专家、亚信科技数据智能首席架构师朱军博士主持。

本期沙龙以“人工智能+纵深发展:多场景创新驱动产业能级跃迁”为主题,采用“主旨演讲+圆桌讨论”的形式深入探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一级巡视员何劲松,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数字产业处副处长陈光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信息中心副主任吴珺出席沙龙活动并致辞。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杨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作主旨演讲。来自高校、科研院所、行业知名企业的4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人工智能+”场景深耕与落地应用等核心议题,共同探讨多场景创新的实践路径与发展方向,为人工智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汇聚智慧、建言献策。

杨洋发表主旨演讲,她以《大模型从数字世界走向物理世界》为题,分享了在大模型前沿技术路径的探索成果、开源生态建设的最新动态和公共技术支撑工作。她指出,以大语言模型和多模态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引领机器人技术从1.0的数字世界时代向2.0物理世界时代的跨越式演进。在这一进程中,大模型与机器人本体的深度融合正催生以具身智能为核心特征的新一代机器人系统,这种深度整合正在加速虚拟数字空间与现实物理世界的无缝衔接与协同融合。

栗蔚发表了题为《人工智能发展对算力的新需求和趋势》的主旨演讲,分享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人工智能对算力产业的变革性影响、算力产业的发展挑战,以及算力互联网的产业实践。她指出,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推动算力需求从集中式训练向分布式推理过渡,亟须算力互联互通动态感知算力,解决“找算力”“调算力”“用算力”,使算力更加普惠化,满足高效供需匹配诉求。未来,将会加快算力网络建设,实现跨域协同计算。

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阿里巴巴、阿里云北京政策研究中心、百度、360集团、北京信工博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衔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数睿智科技有限公司、智灵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推想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英博数科科技有限公司、联通数据智能有限公司、智慧芽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的专家代表,围绕大模型的发展现状、典型应用、落地挑战、投资热点、未来发展趋势等议题展开前瞻性对话,共同探讨多场景创新的实践路径与发展方向,为人工智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汇聚智慧,促进人工智能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