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协协同办公平台 |  移动端 |  EN |  公务邮箱

2025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北京营结营

信息来源:北京科学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7-29

盛夏七月,来自港澳地区的五百余名师生相聚2025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北京营,走进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开启了一段丰富而炽热的科学之旅。本次北京营活动由北京市科协、市教委主办,北京科学中心、北京市少年宫承办。活动依托“爱北京·爱科创”行动,在院士讲堂、重点实验室、朋辈交流与科创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将科学家精神培养融入思政教育和科学教育中,组织引导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到科创活动中,不断提升科学素养,增强爱国情怀,把“科创报国”的种子深深埋进心里,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战略发展积蓄澎湃的青春动能。

开营仪式:盛夏再出发

各分营精心组织,举办开营仪式,向远道而来的营员和带队教师致以最诚挚的欢迎,并邀请院士专家、高校领导致辞,鼓励营员珍惜本次科学之行,勇于探索未知,敢于创新实践,在兴趣和理想中认知自我、开启奋斗人生,肩负起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所有营员、志愿者及带队辅导员纷纷带着期盼与热情,投入这蕴藏着无限惊喜与感动的七天。


名师讲座:大师面对面

北京营共举办专家讲座十余场,邀请中国工程院谭天伟院士、戚发轫院士及十余位专家教授,从量子通信到智能高铁,从绿色化工到火星探测,带领营员仰望科学星空;北京化工大学David教授现场进行“化学魔法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科普课程,专家讲解航天设备机器视觉、航天器姿态控制等原理知识;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团队解析“风洞实验室”和“高铁模拟平台”,让“高大上”的前沿科技触手可及。

科研实践:把课堂搬进实验室

各校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精尖中心、特色科普基地,推出十余项探究实践:清华大学活动室里,营员亲自制作护手霜、组装计时器、搭建木桥,学以致用,从各个方面感受科学的魅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室中营员搭建火星车、无人机并亲自操控行驶,触摸到人类探索世界和宇宙的方式;北京化工大学VR中心,聚乙烯分子链在指尖旋转,化学世界第一次“被看见”;北京交通大学轨道工程室,营员体验虚拟运维高铁网络,提升创新实践能力。一场场“动手风暴”让创新思维生根发芽。

参观探访:行走的科学课堂

2025年北京营活动,充分发挥北京科学教育资源优势,依托首都丰富的科普场馆资源,推动形成科学教育社会化协同机制,服务“科技馆之城”建设,促进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健康发展。北京营各分营陆续走进北京科学中心、航空航天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铁道博物馆、居庸关长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10余家科普场馆和历史文化场馆,参观交流、互动体验,培养营员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的求索精神;同时,进一步厚植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让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青少年心中同频共振、交相辉映。

朋辈交流:榜样的力量

各校邀请优秀在读大学生开设“朋辈夜话”,学长学姐分享校园生活、科研难题、职业生涯规划等。“如何平衡学业与竞赛”“怎样找到第一份科研实习”“大学生活最难忘的课程”等问题被学长学姐们逐一拆条回应,笑声与掌声此起彼伏。短短几个小时,彼此的距离被悄悄拉近,科学的火种也悄悄传递。营员们说:“原来大学不是远方,而是可以一步步抵达的明天。”

短短一周,旅程画上句点,却在每个人心里点燃创新的火种。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北京营持续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优质资源,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促进高中与高校协同育人。展望未来,北京营将不断优化内容与形式,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培育科学梦,树立创新志,为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贡献北京力量,夯实科技自立自强的人才根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