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北京市科协创新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5-21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规划》和《北京市科协关于服务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部署,依照《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条例》,充分发挥北京市科协科创协同联合体作用,现面向联合体牵头单位,开展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2025年科创协同区域行动项目征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概述
按照中央和北京市委关于服务科技创新工作部署,立足区域产业布局和功能定位,围绕首都重点产业布局方向,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北京市科协科创协同联合体作用,组织开展区域标杆性活动,坚持服务产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共同助力企业区域创新发展,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项目数量:10个
经费额度:原则上不超过10万元/个
二、申报对象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科创协同联合体牵头单位
三、申报条件
(一)申报单位须为联合体牵头单位。每个申报主体最多可申报两个项目。
(二)申报单位及所在联合体成员单位在申报上一年及当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和严重环境违法、科研严重失信行为,且企业未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三)申报单位及所在联合体成员单位须熟悉北京市财政项目实施管理规定,具备相关活动服务能力,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目标。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单位,不得申报:
1.两年内被北京市科协通报或限期整改或未通过项目验收的;
2.两年内受到行政主管部门处罚的;
3.两年内有经济或法律纠纷的。
(五)鼓励申报单位所在联合体与区域基层科协组织合作,调研本产业、行业共性需求问题等。
四、工作要求
(一)任务指标
1.联合体应积极吸纳成员单位,年度扩容不少于6家。
2.针对联合体所在领域,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联合体内部形成技术成果在京转化应用,不少于3项。
3.以联合体为枢纽,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资源,探索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机制,支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并形成1份案例报告。
4.形成并制作1份相关行业的产业图谱或人才图谱。
5.结合北京市重点产业领域和各区发展需要,联动各区级政府、市属相关委办局或全国学会组织开展1场产业创新活动(北京市科协须为主办单位并参与)。
6.提交1份不少于2000字的工作总结。
(二)落地成效
1.联合体要不断强化跨界合作,吸纳产业链上下游成员单位,扩大影响力。
2.技术成果要有明确的成效或产出指标。
3.组织或策划产业创新活动要立足重点产业和区域发展方向,重点围绕企业共性需求,积极动员企业等主体参与,活动规模不少于100人。
4.项目成果要及时通知管理单位并发布新闻稿件。
(三)数字化管理要求
1.联合体应按照绩效要求开展工作,提供完善的资料并确保工作质量和效果,同时应确保能够依托北京市科协“数字科协”建设工作开展信息化管理。
2.联合体牵头单位和各成员单位应确保使用北京市科协“数字科协”各平台进行信息发布、活动管理、材料报送,建立工作台账。
3.项目期限内,开展活动的新闻稿件应及时报送至市科协官网、微信公众号,并利用社会媒体加大宣传力度。
4.所提供的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成果报告、活动记录、活动影像或照片、发表论文、形成专利和著作成果等内容。
五、申报要求
(一)按照项目管理方的要求,按时完成任务指标,做好定期工作总结及经费使用总结,项目成果、产出效益真实。
(二)规范经费支出管理,专账管理、独立核算、专款专用,积极争取更多配套资金。
(三)申报单位登录“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数字组织人才平台”(http://bastservice.shzzpt.org.cn/Login)进行用户注册。待账号审核后,选择“科协组织”登录,点击“工作服务平台”中的“通知材料”,按要求下载《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2025年科创协同区域行动项目申报书》等附件,填写完整确认无误后,将申报书电子版盖章扫描件及可编辑的word版本一起压缩上传提交。如遇系统操作有关问题,请联系平台技术人员咨询(联系电话:400-999-6541)。
(四)相关佐证材料以附件形式附于申报书后,整体材料以压缩包形式上传。
(五)纸质版申报书加盖单位公章后装订成册,一式两份邮寄至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服务中心,截止时间为2025年5月30日(以寄出时间为准),逾期不予受理。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勾老师、怀老师
联系电话:010-87665338,18801163989
寄送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西革新里116号百荣嘉园大厦 A座10层1001(勾老师收,电话010-87665338)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