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协协同办公平台 |  移动端 |  EN |  公务邮箱

“机器人+能源”协同创新加速AI落地 多方联动共筑首都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信息来源:北京市科协创新服务中心、机器人科创协同联合体   发布时间: 2025-04-30

为促进能源行业智能化转型加速,提升运营效率与关键力量,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4月29日下午,机器人科创协同联合体“机器人+能源”协同创新守护安全,多方联动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顺利举办。

活动汇聚了来自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领军企业的各界代表。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王美艳,海淀区委副书记杨仁全,昆仑数智党委书记、总经理杨剑锋等有关领导及专家出席现场。与会嘉宾们围绕机器人技术在能源安全领域的创新应用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的实施路径。

活动现场,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与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重点攻关石油化工等高风险行业的特种机器人技术。随后,昆仑数智还与北京陆航翼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加入北京市科协指导的机器人科创协同联合体,双方将通过整合能源产业场景需求与机器人领域技术优势,探索构建智能化安全体系的新路径,标志着“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取得新突破,实现联合体的创新升级。

在主旨演讲环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付永领教授、中国石油大学机电系副主任王文明教授分别就机器人在能源安全领域的应用场景和跨学科融合案例进行专业分享;来自产业界的专家——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装备服务中心黄玉峰,陆航翼龙首席科学家、北京化工大学教授么鸣涛则从实践角度分别介绍了自动布设与回收系统及防爆巡检机器人的技术创新。学界的前瞻研究与产业界的落地实践在此次对话中进行深度碰撞,为“机器人+能源”的融合发展激发了新活力。

能源行业的场景化落地,是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以“具身智能+”“机器人+”能力赋能千行百业的一个生动实践。公司作为北京市科协科创协同联合体牵头单位,在产品研发、方案集成和国产替代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积极推动医疗健康、建筑、农业、物流等领域的落地应用,打造了一批可规模化复制的智能解决方案。

截至目前,北京市科协已成功支持建设9家联合体,涵盖了人工智能、医药健康、高端装备等7个重点领域,推动形成了“精密制造北京市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联合研发平台”“渐冻症及神经修复技术转化联合实验室”等100余项成果。未来,北京市科协将进一步深化协同创新,持续探索创新模式,积极支持科创协同联合体发挥作用,为产学研深度融合搭建平台,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与中关村科学城党工委、管委会指导,中关村科学城具身智能产业专委会党委、昆仑数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共同主办。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