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协协同办公平台 |  移动端 |  EN |  公务邮箱

北京密云地质灾害科普研学活动圆满举行

信息来源:北京地质学会   发布时间: 2025-04-25

为增强青少年地质灾害防范意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筑牢安全防线,4月19日,由北京地质学会和北京市灾防所联合承办的密云地质灾害科普研学活动顺利举办,该研学路线是成功获批的中国地质学会第三批精品地学研学路线之一,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北京、河北的多组家庭参加。

上午,研学首站是密云地质灾害监测站,在地灾防治科普室,研学导师讲解了突发地质灾害基本概念、北京突发地质灾害现状和影响因素、专业防灾技术工作概况、突发地质灾害的识灾和避险要点,并通过观看地灾科普动画形式进一步加深大家对地质灾害识灾避险技巧的理解。同学们专注听讲,积极思考,在互动环节主动参与,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模拟实验室,研学导师讲解了滑坡模拟装置、泥石流模拟装置的技术原理及其在防灾体系中的作用,同学们针对装置的组成、研究过程等方面和导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交流。在监测装备室,学员们了解了车载真实孔径雷达的监测原理及性能参数,对地灾防治的科技力量赞叹不已。在实践操作环节,各位同学积极完成了多项研学任务,进一步巩固了防灾避险技能。

下午的研学地点是距离密云监测站21公里之外的团山子西沟泥石流隐患沟,导师讲解了密云区总体的地质灾害概况、泥石流的特征、专业监测预警的过程,并结合现场实景,对先前研学的泥石流有关地形、物源、形成区、流通区及堆积区等理论知识进行了复习。从位于沟道上游的雨量监测点出发,沿着泥石流流体运移的路径,分别观摩、学习了泥水位监测仪、次声监测仪、视频监测仪的装置构成、安装要求、监测原理及各监测设备对泥石流预警发挥的作用等技术细节。过程中,大家学习兴致高涨,勇于挑战,克服了道路崎岖不平、沟深坡陡等困难,专注观察、积极思考,围绕仪器设备踊跃交流提问,吸收各类防灾知识,开启了科技防灾研学之旅。

本次研学活动搭建起了公众参与防灾的桥梁,从模拟实验到实地监测设备,展示了北京地质灾害防灾科技和成果;理论讲解与野外实践相结合,传递了防灾知识和技能。家长表示本次亲子共学模式增强了家庭应急避险能力,对青少年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市灾防所将持续以地学精品研学路线为依托,给青少年营造更多的野外探究机会,深化其对地学知识的理解,增强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