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北京市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 发布时间: 2025-02-27
2月26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首都科普好书”阅读分享会走进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国科学院院士、《活力地球》作者陈颙教授与400余名中学生展开对话,通过解读人类与地球的相处关系,引导青少年思考“认识地球·和谐共生”的科学命题。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活动现场
《活力地球》入选北京市科协“2024首都科普好书”书目,其以独特视角重构地球认知体系,将地震、火山等灾害现象纳入动态地球系统。活动现场,陈颙院士以“科学家的思考”为主线,用“房东与房客”作比喻讲解地球与人类的关系,鼓励在场师生用好奇心探索科学。因为“科学的源头创新来自对大自然的好奇心,科学的重大突破来自对传统认识的怀疑”,大量优质的研究都产生于学科交叉和学科边缘区域。随后的互动环节中,学生们围绕“地球资源和人类活动”“科学家的学习经历”等议题踊跃提问,陈颙以“科学的空瓶心态”寄语学子,他说:“人就像一个瓶子,而知识就像瓶子中的水,瓶子的大小决定了知识的容量。好奇心和提问题非常重要,可以使人生的瓶子不断变大,使你的生活丰富多彩,高高兴兴。”
活动同步开启科普资源共建行动。科学出版社向校方捐赠《活力地球》签名书籍,北京市科协赠送优秀科普图书和《大先生》科教视频资源包。北京环境科学学会代表仇海春分享了有关科普阅读的经验与感受。
市科协向学校赠送优秀科普图书和《大先生》科学教育资源包
据介绍,“首都科普好书”自2020年首次发布,到目前共发布了150部优秀科普图书书目。“2024首都科普好书”入选的30部图书,是从145家出版机构的346部作品中精选出来的。本年度“首都科普好书”阅读分享会系列活动,重点围绕“首都与科技”“博物与生活”“天文与气象”“地球与地质”“工程与技术”“人类与科技史”六大关键词,从多学科、多领域深入解读科普阅读的新趋势,带领读者走进科学的殿堂,感受科技的魅力。迄今为止,“2024首都科普好书”阅读分享会已经举办37场,为配合书香京城活动,市科协将陆续开展一系列科普阅读分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