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协协同办公平台 |  移动端 |  EN |  公务邮箱

北京·禄米仓新视听产业园举办“翼启福禄·科创未来”科技金融研讨会

信息来源:北京市科协创新服务中心、际华首文(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园区科协   发布时间: 2024-07-31

7月27日至28日,为期两天的2024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服务中关村园区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翼启福禄·科创未来”科技金融研讨会在北京·禄米仓新视听产业园成功举办。

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服务中心指导,由际华首文(北京)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园区科协、际华首文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创新基地、厚翼教育研究院共同主办,北京市东城区科学技术协会协办。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参事石勇,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顾问委员会成员、著名经济学家向松祚,中国资深投资银行家、全球并购专家王世渝和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理化所研究员张振涛等重磅嘉宾出席活动并作主题演讲,围绕数字经济、科技金融、产业机遇等话题带来精彩分享。

石勇带来《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的主题分享。他系统性介绍数字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前景,包括人工智能催生数字经济、科技创新引领数字经济、数字经济的基本问题、东数西算与数字经济、绿色生产力与数字经济,以及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建议与思考。

王世渝是中国资本市场第一代参与者,也是“全球并购、中国整合”概念首倡者。王世渝创造性设计了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D12模式。他以《D12:中国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为题介绍到:在数字经济时代,各个行业充分遵循数字经济形态产品价值、企业价值和产业价值创造的基本规律,通过价值发掘、产业系统架构、数字化转型、资本融合等12个模块,进行全生命周期、全要素数字化创新,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产业价值最大化和投资价值最大化。

向松祚解读《三中全会后的经济金融和投资大趋势》。他认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存在消费不足、地方政府债务高企、各省工业利润显著下滑等诸多现实难题,但中国经济的未来并不悲观,只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就将再度创造中国经济奇迹。在这过程中,中国经济要实现从高速度向高质量、从增量到存量、从工业经济向智能经济三大根本转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本质是拥抱新工业革命,创造新质生产力。而新的工业革命以人工智能为核心,在数字经济、新材料、生命科学、智能制造、新能源以及太空产业等方向实现突破。

张振涛分享的主题为《新型长时物理储能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他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和双碳目标共同推动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这其中储能技术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要素。张振涛重点介绍了自己的团队正在研究的二氧化碳储能技术。二氧化碳压缩储能是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电并网的最佳新型储能技术之一,具有安全、建设周期短、选址灵活等特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在张振涛看来,我国二氧化碳储能技术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与西方跨国巨头可以一决高下,但还没有实现产业化,这个方向值得相关领域的企业家关注。

研讨会现场,与会企业家们积极交流分享,广州天适集团董事长何宗儒带来关于健康产业的思考,朗玛峰创投创始人肖建聪从投资人角度对中国将来的万亿级产业方向进行了分析和预判。

此次研讨会聚集学界、商界领袖围绕数字经济、科技金融主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增强企业家对未来中国经济的信心,有效推动区域产业科技经济融合发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