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北京科学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7-29
时光荏苒
白驹过隙
2024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已经结营
回首这场难忘的科学旅程
营员们
对话名家大师,感悟科学精神
接触前沿科技,感受科技魅力
参加科技实践,体验创造之趣
朋辈互动交流,共燃创新热情
精彩纷呈的活动
让营员们受益匪浅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
他们的心声
↓↓↓
北京汇文中学 彭锡如:
七月盛夏,阳光如织,天空湛蓝如洗,我们走进了北京理工大学。
我们聆听了多位教授的主题讲座,在了解知识的同时,获得了一些未来发展的建议和方法。例如,7月21日上午,我们在报告厅聆听了李德岭教授所作的主题讲座《科技创新驱动下的神经外科发展》,进一步认识了大脑,了解了医学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突破进展,还有脑科医学诊疗的发展方向。
素质拓展活动让我们在欢快愉悦的鼓点、富有特色的服装和同学们曼妙的舞姿中感受到非洲质朴的文化,一声声整齐有力的鼓点和呐喊声也体现了我们青年人昂扬的精气神。
我们还参观了人民军工展览。我国的军工企业从落后于西方逐步发展到今天,解决了许多“卡脖子”难题,并在某些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这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的默默奉献和国家的大力支持。
北京市昌平区第一中学 李传节:
焦维新教授的讲座中,那如同星辰般璀璨的观点,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啊!但最触动我的,莫过于他对于宇宙奥秘的深刻洞察和对于科学探索的无限热情。他提到,宇宙之大,超乎我们的想象,而我们的探索之路才刚刚开始。同时,焦维新教授还强调了科学精神的重要性。我被焦维新教授的观点深深打动,更加坚定了对科学的信仰和追求。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秉承科学精神,不断探索未知、追求真理!
同时,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交流,更是让我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和多元文化的魅力。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在彼此的陪伴下,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北京市平谷区马坊实验中学 任安琪:
参加北京化工大学科学营,不仅让我提前体验到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更让我对科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谭天伟院士的讲座中,我进一步了解了生物制造技术;在杨卫民教授的讲座中,我体会到了“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在朋辈交流分享中,三位学长学姐的答疑解惑让我进一步掌握了学习方法。
一次次科学体验活动和团体活动培养了我们的合作能力,我学会了倾听和理解别人的观点,学会了分工合作和协同努力。通过参加科学营,我对科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希望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积累科学知识,培养创新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 张智惟: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与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一起,通过参观各个研究所和聆听讲座等活动,了解科学家事迹,学习科学知识,感受科学魅力,传承科学精神。“我的家乡”主题班会和文艺联欢还让我们见识到了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此行我们参观了国科大,这仅是我们科学之路上美丽风景的冰山一角,未来我们将会探索更多。
时光如梭,短短一周的科学营很快结束了,我在这次活动中学到了很多,不仅开拓了视野,还接触了许多尖端科学技术。未来,我会继续保持科学思维,怀揣科学梦想,勇往向前。
北京市大峪中学 刘惟善:
在七月炽热的阳光下,我踏入东北农业大学的校门,参与2024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心中满是对“科技报国”的憧憬。从亲手制作混凝土,感受结构力学的奥秘,到五级设施的深入参观,每一步都铺就了通往科学殿堂的基石。在“少年水利工程师制作”中,面对“龙门式起重机”,我学会了将梦想融入实践,惊叹于工业的力量。但最震撼心灵的,还是参观“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它提醒我们勿忘国耻,铭记历史,以科技守护和平。同时,“逐梦深蓝”与“奇妙的克隆之旅”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对未知世界充满了好奇与向往。此次科学营实践不仅是知识的盛宴,更是心灵的洗礼,它激励我怀揣梦想,勇往直前,树牢科技报国志,刻苦学习钻研,勇攀科学高峰,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彩,用科技之光照亮报国之路。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李谨恩:
“追光少年”与“天格计划”讲座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了解了清华学长们“真正的故事”。“天格计划”是由学生主导的项目,培养学生是它的重要目标。老师向我们介绍,团队内老成员带领新成员,将知识与热情传递下去,鼓励了许多同学参与到科学研究中来。这种薪火相传的团队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温家星学长是“天格计划”团队的创始人,一开始他只是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后来经过理论分析后,在老师和同学的支持下,真正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不怕困难、勇于实践的精神品质深深感染了我。
在了解了“追光少年”与“天格计划”以后,我对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有了更深的理解,学长们的事迹鼓舞着我探索未知、挑战极限。我下定决心,将来也要用自己的知识,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苹果园中学 付美琪:
在科学营的这一周是充实的。我们学习到了很多知识,有祝宁华教授讲解的光电知识、有我国建筑界的闪亮明星——斗拱、有基于单片机设计的温度湿度传感器,还有顾佩华教授给我们当今年轻人提出的时代之问——如何成为新工业革命时代拔尖创新人才……我想,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我要像顾教授讲的那样多去学习、多去阅读、多去思考。
在科学营的这一周是震撼的。我们参观了天津大学的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还有在卫津路校区的诸多实验室,我深深意识到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肩上的使命与担当。在科学营的一周是快乐的。我们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省份的同学,结识了三位和善热心的学长学姐。我们一起放风筝、一起玩游戏、一起猜谜语、一起唱歌、一起骑自行车。在这一周,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色彩。
北京市大兴区第二中学 闫文迈:
天下终没有不散的宴席,为期七天的高校科学营在我的依依不舍中结束了。七天中,我听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等多位学术界泰斗级人物的讲座,做了一些在学校没做过的实验,认识了一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
第三天的环境学科特色活动让我大开眼界。通过八个微生物电池的串并联给手机充电,我学会了变废为宝,同时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利用声音分贝仪检测声音有多大的实验,让我了解了科学探究实验的过程;多彩的生态瓶实验,让我懂得了只有生态平衡,才能使生活更加美好;虚拟仿真实验让我体验到了垃圾的处理过程。第四天的药学学科特色活动也让我震撼。我们接连体验了“药用植物的识别与写生”“药用香囊的制作”“中药的鉴别实验”“压片和胶囊的制作”等4个趣味实验,让我了解到原来身边的药品中包含了这么多的知识。科学营活动虽然结束了,但科学的梦想却已经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