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协协同办公平台 |  移动端 |  EN |  公务邮箱

2024科学营丨北京师范大学分营:心怀梦想 满载而归

信息来源:北京科学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   发布时间: 2024-07-26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夏季,2024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北京师范大学分营于7月20日至7月26日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自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165名师生,共同在北师大开启了一场集学习、研究与分享于一体的科学探索之旅。

开营仪式,科创起航

7月20日晚,2024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北京师范大学分营开营仪式在生一教室举办。校团委古宇飞老师向远道而来的高中生及带队教师致以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敬意。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李玉老师、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第三中学高良玉同学、北京师范大学翁嘉含同学,分别作为带队教师代表、营员代表、志愿者代表发言。北京师范大学学生科学技术协会郑邵泽同学介绍了本次科学营的活动安排和注意事项。

团队素质拓展,前沿知识分享 

7月21日上午,通过素质拓展和团队破冰活动,营员们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了解,激发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充分展现了青少年的创造力与凝聚力。

21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为大家带来了题为《中国火箭与航天》的精彩演讲。龙乐豪以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生动的语言,向师生们介绍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与未来展望,并寄语广大青年学子要树立理想、勤奋学习、强健体魄,为中国航天的未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走近前沿学科,探秘未来科技

7月22日上午,营员们走进物理楼,通过分立元件搭建迈克耳孙干涉仪,以探究光的干涉路径;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测量空气中的声速;观察数字示波器,并学习了利用直线拟合方法处理数据;同时,他们还接触了光纤光谱仪的操作,亲身体验了全息照相技术……在一系列物理实验中,营员们探索了身边日常现象中所蕴含的奥妙。

22日下午,营员们通过参观脑科学展厅、体验磁共振模拟机、聆听毕彦超老师带来的《探秘人脑的知识表征机制》脑科学讲座,了解了大脑不同区域的对应功能,以及这些区域与人类的思维、情绪、行为之间的复杂关系。

互动交流体验,共筑青春梦想

7月23日上午,营员们聆听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带来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讲座。江桂斌就全球气候变化、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议题,运用详实的气候变化数据与环境污染实例,进行了生动细致的讲解与分析。最后,江桂斌阐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古人智慧,以及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展望了环保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引发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

23日下午,魏云刚老师以耳熟能详的经典影视作品为引,带领营员们在“3D虚拟世界”穿越现实的边界,体验光影交织的虚拟世界,深入了解“元宇宙”“虚拟世界与游戏”等概念。

随后,邓擎琼老师从数据采集、预处理到特征提取、匹配识别等方面,详细地介绍了“人脸识别”的具体流程,并展示了对应操作,让营员们充分理解计算机视觉技术如何在不同领域大放异彩。

感受科技魅力,培养创新精神

7月24日上午,在刘耕源教授的带领下,营员们走进了“城市碳中和”的世界。刘耕源用科学数据向大家介绍了当前全球气温及碳排放的变化,讲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科学探索与努力。他呼吁,希望广大青年继续厚植环保意识,为实现“碳中和”探索新道路。

24日下午,张立教授带来《大象去哪里:从 20 年亚洲象研究谈保护与发展的平衡》主题讲座,以其20年深耕亚洲象研究的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深入分析了亚洲象在中国及整个亚洲地区的生存状况,并提出了在保护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的策略。同时提醒大家尊重自然,共同守护地球家园的生物多样性与和谐。

7月25日上午,营员们来到中国科学技术馆。琳琅满目的展览展项,让营员们由衷赞叹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这次参观不仅拓宽了营员们的视野,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七天的科学活动,营员们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同时在互动中收获了友谊,激发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北京师范大学分营愿每一位营员都能在未来的日子里勇往直前,用科学点亮人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