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协协同办公平台 |  移动端 |  EN |  公务邮箱

北京反邪教协会召开《周处除三害》观影主题座谈会

信息来源:北京反邪教协会   发布时间: 2024-03-20

今年3月,一部反映邪教内容的影片《周处除三害》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反响。为及时响应社会热点,做好社会面科学文化法治素养教育宣传工作,进一步提升全民抵制邪教侵蚀的能力,北京反邪教协会于3月14日举办了“观看影片《周处除三害》谈开展社会面科学文化法治素养教育宣传座谈会”,北京反邪教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李纯鸣主持了会议。

观看影片《周处除三害》谈开展社会面科学文化法治素养教育宣传座谈会

活动邀请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原气功研究室主任、教授张洪林,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北京膜拜团体与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范宝祥,中影动画公司副总经理杨立贺,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理论与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王丽慧,北京创造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反邪教协会专家、教授张子睿,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高盟,北京联合大学北京政治文明建设研究基地教授、北京膜拜团体与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斌,释凡影视工作室主编、资深影视记者陶欣煦,影控传媒主笔记者、资深影视记者居丹等9位专家学者和记者出席。

座谈会上,杨立贺从电影制作角度对电影的独特特点、剧情设计进行了剖析,并从公众自身角度对反邪教工作提出了倡议,提出磨练心智、保持乐观心态、读有价值的好书以及坚守内心、勇于斗争等建议。

王丽慧从科普研究的角度指出,我国劳动人口现已达到10.9年的受教育程度,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引导大众理性看待世界,要善于利用集体的力量,结合人工智能新技术手段,在人群中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科普工作要抓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将科普工作与现有教育体系和设施更好地结合,培养孩子从小具有科学思维,呼吁国家完善国家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使科普工作能够从传播内容到重点群体间形成一个完整体系。

陶欣煦从影评角度围绕影片的创作思维、宣传、导演选题、剧情设计等方面做了深入阐述,罗列对比了其他邪教主题电影,最后提出树立正确三观、坚守初心等反邪教工作的建议。

张子睿围绕影片剧情,从宣传的角度探讨了通过具有强烈冲击的负面人物或情节宣传正面思想的表达方式,呼吁公众要提高自身科学素养,警惕邪教侵蚀,建议教育工作者和相关机构要打破教育宣传思维定势,努力探索公众喜闻乐见的多样化的宣传方式。

张洪林用科学方法研究伪气功、邪教多年,结合影片剧情,从张桂林吐黑水的科学原理,到发功治病、精神控制等科学原理进行剖析,指出邪教利用心理暗示对人迷魂洗脑,发展控制信徒的影响力,呼吁国家媒体重视反邪教的宣传教育工作。

李斌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角度切入,谈了邪教的精神控制对人的危害,据调查有20%以上的学生不了解邪教的六大特征。她从影片引发公众兴趣点入手,针对工作对象及重点人群的特点,提出反邪教教育形式应多样化,包括进教材和进课堂、网格化以及利用多媒体技术等,并应把握好压力应对的关键节点等建议。

高盟从电影的审核机制角度指出《周处除三害》能够在国内上映是我国影视行业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他建议电影行业借此契机,推进分级制改革,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发挥好电影的社会影响力。针对反邪教等科学文化宣传工作,高盟提出应重视社会科学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完善优质科普内容扶植机制,有助于引导大众的正面信仰。

居丹从心理层面对剧中人物进行了分析,围绕死亡的焦虑、沉没成本等方面,为现实中反邪教工作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

范宝祥指出,邪教具有活人教主和精神欺骗两大基本特点,建议反邪教工作要跟从新时代党中央的要求,围绕两个文化思想和法治思想,用接地气的方式激发群众兴趣,讲好中国传统文化。在反邪教科普教育工作中,一方面要及时应对社会热点,另一方面要主动出击,做好教育引领工作。

在此次观影主题座谈会活动中,与会专家记者们热烈讨论,为社会面科学文化法治素养教育宣传工作建言献策。李纯鸣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开展反对邪教、崇尚科学的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推动科学文化法制科普工作,并以多样化教育形式增强群众的科学意识,促进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和法治素养整体提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