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科协协同办公平台 |  移动端 |  EN |  公务邮箱

科技馆之城 | “科普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专题培训成功举办

信息来源:北京市科协科学技术普及部   发布时间: 2024-12-09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重要指示精神,不断推动产出科技科普资源化示范引领性成果,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储备有生力量。12月4日至5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承办的“科普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专题培训在京成功举办。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以下简称系统院)副院长李佳代表承办单位致欢迎词。她指出,近年来,随着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航天科技创新与航天科学普及正在加快打造“一体两翼”的发展新格局,系统院作为航天智库单位,坚持系统思维,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融合多年来在科技情报研究和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积淀,打造形成了具有智库特色的航天科普体验业务体系。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馆内馆外相结合、知识趣味相契合”的科普体验新模式,达到普及航天知识,讲述航天故事,孕育创新氛围,激发爱国热情的目的。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普及部部长尹树国从市科协工作职责、科普工作的现状与规划、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科技馆之城平台建设情况等方面向大家进行了总体汇报,并对2025年北京市科协科普工作的“四项”工作原则、“两大”工作基础和“六项”重点任务进行了全面介绍。

为期两天的培训中,来自各科技场馆、科研机构、科技媒体、高校和企业等科技馆之城成员单位的科普专家及科普从业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科普工作激活科技创新,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部人才中心培训处处长彭春燕以《新时期科普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为题,分析了新时代对科普工作的新要求和新规律。她提出,科普工作要服务国家战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促进科技成果的社会转化。面对科普工作存在的体制机制不完善、公共服务效能待提高等问题,强调需强化价值引领,推动科普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构建全社会参与的科普工作新格局。

中国科学院原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作了《中国科学院科普工作的思考和实践探索》的报告。针对如何做好科普工作,周德进指出,要拓展并完善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提供多元化科普资源供给,满足群众多元化科普需求;要加强国际合作,组织国际化科普培训班,开展国际化交流,吸取先进经验,推广典型案例;要突出科普工作的有用性、有效性,增强科普吸引力、感染力。

科普时报社社长尹传红以《如何提升优质科普内容供给能力——兼谈怎样发掘科学的趣味》为题,通过大量案例,深入剖析了科普内容创作的多个关键维度,从选题与视角、创意与表达、理性与思考等方面阐释了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发掘科学的趣味,讲述了科普工作者如何提升优质科普内容供给能力。

故宫博物院文创事业部主任吴迪在《故宫文创融合发展探索——以“从故宫到天宫”为例》的报告中,以“从故宫到天宫”展览的策展思路,展示了如何通过展览内容将中国古代天文学、星宿文化与现代航天科技的成就联系起来,解读了故宫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造独特的文创产品和体验。

光明网科普事业部副总监宋雅娟在《推动硬核科学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报告中深入探讨了在新媒体视域下,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大众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科普内容,提出了通过故事化传播、推动专家从幕后走到台前以及利用场景传播等方式,有效推动科普内容的传播,为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科大讯飞科普研究院科普大模型总架构师黄鹏在《AI大模型赋能科普场馆的创新应用》中回顾了大模型的发展历程,并结合中国科技馆、科普中国等应用案例,展示了AI大模型技术在科普教育中的潜力,为科普场馆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在“科技馆之城”科技教育体验基地分享环节,邀请了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副馆长毛峰,他在报告《坚持特色办学 引领创新发展》中介绍了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青少年科技馆的特色教育实践和创新成果,展示了科技馆在师资建设、社团活动、教学实践和思政教育融合方面的成就。本次培训还组织全体学员到系统院新落成的航航佳佳航天探索体验中心实地参观调研,为大家展示了“线上线下相融合、馆内馆外相结合、知识趣味相契合”的航天科普体验的落地模式与应用场景。

培训过程中,学员们围绕培训主题,结合本职工作,针对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普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研讨。

此次培训促进了科普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明确了大家对于新时代科普工作方向和重点任务的识别。通过交流和学习,与会者对进一步做好科普工作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和更足的信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