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北京市科协创新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4-10-26
创新不仅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10月23-25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工商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24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北京赛区决赛圆满落幕。本届大赛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培养造就了一批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为首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创新方法研究会理事长、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原主任黄晶,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陈维成,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蒋文云,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晨霖出席活动。
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北京地区82家单位的206个项目报名参与。其中,国有企业占比为71.95%,高新技术企业占比56.1%,专精特新企业占比18.29%。项目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多个正处于转型升级期的传统产业。经过形式审查、理论测试、项目路演等环节,北京赛区共评选出一等奖项目20个、二等奖项目30个、三等奖项目40个。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等27家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
颁奖仪式上,发布了2024年北京市科协创新方法宣传片,现场还同步举办了“企业创新成果展”,宣传展示了一批北京赛区历届获奖代表的优秀项目和突出成果,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创新生态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科技创新,重视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的企业机制。北京市科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发挥创新方法工作在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和激发企业科技人才创新活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发布年度创新方法系列培训工作计划、编制标准化教材、建设企业创新方法示范点、探索建立“周五创新方法交流日”机制,通过系统培训和跨行业交流的方式,不断扩展创新方法受众,为企业科技工作者提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2024年以来,已支持和开展各类创新方法系列培训、交流沙龙120场,服务了来自北京地区140余家单位的10125人次;累计推动首都企业形成解决技术难题方案为1486个,直接或间接获得的专利数量为528个,形成软著148项,累计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约87.78亿元。
下一步,北京市科协将继续发挥组织引领作用,通过搭建科创公共服务平台,深入实施“千人进千企”专项行动、打造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服务体系等工作,动员科协系统各级组织,融通创新要素资源,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人才和企业创新团队,产出更多原创、首创、独创和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成果。
来自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丰台区科协、市工商联经济服务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协、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园区科协等单位和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专家、评委、企业、获奖选手共计120余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