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科情调查”公众号 发布时间: 2023-05-30
北京市科协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智库基地是北京市科协批准建设的第一批以高校为依托的智库基地。在北京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北京市科协的关怀下,基地秉承建设首都新型智库、助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宗旨,紧密围绕食品安全领域的核心议题,开展了大量内容丰富的科技活动,通过智力资源的有机有效整合,致力于为北京市政府打造食品营养与安全领域快速应对的决策智囊机构。
面对学校组织机构变革“换思路”
智库基地成立之初,挂靠食品与健康学院,归属学校科技处管理。2021年9月,北京工商大学科学研究院成立,下设自然科学处、社会科学处、综合办公室及技术转移重心。智库基地归属科学研究院自然科学处管理。组织机构的变革,打开了智库基地发展的“新思路”。智库基地依托团队优势,形成以食品安全研究为核心,从食品安全生产、包装材料、安全监管、媒体传播等多角度多学科的决策咨询研究体系。智库基地在积极做好自科处组织的“学术平台月”等活动的基础上,也选择性地参加社科处组织的相关讲座、学术会议;在经常与轻工科学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自科类学院联络的同时,也时常和传媒与设计学院、经济学院沟通。汲取知识营养、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拓展思路和视野,以形成高水平的成果要报和决策建议。
面对科研评价制度改革“显优势”
智库基地自成立以来,锚定食品安全领域,聚焦“热点”“痛点”,多举措充实决策建议资源库。智库基地上报的政策建议《依托“菜篮子”工程外埠基地建设,强化奥运食品安全保障》被北京市科协采纳,转化成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第十三届三次会议团体提案。面对科研评价制度的变革,智库基地彰显优势,积极动员、继续深挖。近年开展的成果公开征集活动,共收到成果上报20余篇,形成成果专报并上报近15篇,包括《关于近期口罩市场监管执法得三点建议》、《科技创新,实施数字化农业建设》、《以日常食品票证补贴方式拉动居民消费》、《新冠疫情下对北京地摊经济的思考》、《依托“菜篮子”工程外埠基地建设,强化奥运食品安全保障》等。
面向服务对象需求“改形式”
智库基地专题论坛与讲座学术交流平台举办学术交流活动20余次,为加强食品安全研究领域学术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面向服务对象需求,智库基地努力“改变”活动形式:一方面,采用线上线下讲座、线上学术交流会议等形式,进行学术研讨和交流毫不放松;另一方面,在北京市科协领导下,智库基地将科技资源下沉服务区域发展,积极对接相关企业,持续为县区政府服务。2022年9月,北京市科协与通州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意向书,开展“千人进千企”通州站活动,将科技人员服务区域发展落在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