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来源:“北京科协”公众号 发布时间: 2023-02-12
一周科技产业政策精选
带您了解最新政策动向
(0204~0210)
北京市发改委、市经信局等11部门共同制定、联合印发了《北京市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确定8个集中发力的重点领域,并提出,到2025年,培育形成10家市级两业融合示范园区、100家市级两业融合试点企业,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基本实现全覆盖,两业融合发展水平和融合层次显著提高。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提出主要目标,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到2035年,质量强国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
为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国资委等13个部门制定了《支持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国资委网站日前对外发布了这一方案。在加强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的统筹规划方面,方案明确将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纳入分级诊疗和医疗急救体系,并按照自愿申请、多方评估、协商签约的原则,将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工信部、交通运输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国家邮政局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期限为2023年至2025年。通知明确在完善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支撑体系,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新模式应用、政策标准法规完善等方面积极创新、先行先试,为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拓展和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5.北京市管企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出台 25条措施助推国有经济绿色低碳发展
近日,北京市国资委出台《市管企业碳达峰行动方案》,从推动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打造低碳能源体系、强化科技创新支撑等7个维度提出25条措施,全力推动国有经济绿色低碳发展,为北京全面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国企力量。行动方案提出,要如期实现市管企业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北京市文旅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文旅产业发展,在制定并动态更新15类文旅业态疫情防控指引的同时,也相继制定出台《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北京市演艺服务平台项目资助管理办法》《北京市扩大文化和旅游新消费奖励办法》《关于促进帐篷露营地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持续推动投融资体系建设,助力文旅产业提质增效。
精密加工共性技术平台、工业芯片核心软硬件共性技术平台、工业级核酸类药物设计研发和生产共性技术平台、光场共性技术平台……日前,北京日报记者从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获悉,北京市已积极布局建设多个共性技术平台,这些平台主要围绕“高精尖”产业领域企业的共性技术需求开展产学研合作,以行业需求为牵引组织开展共性技术攻关,促进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与高精尖产业发展。
8.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关于优化电子商务经营者准入服务工作的通知(公开征求意见稿)》
随着复工复产节奏的加快,为帮扶更多的商户克服疫情给经营带来的不利影响,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制定《关于优化电子商务经营者准入服务工作的通知(公开征求意见稿)》,拟出台17条举措以促进灵活就业,鼓励、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其中,“个体网店”可将网络经营场所变更为实体经营场所;除投诉举报等特殊情况外,市场监管部门对个体网店实施“触发式监管”等均为创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