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2-09-27
抗战爆发后,为挽救民族存亡,一批科学家毅然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经济文化极度落后、科研条件极其艰苦的地方,奉献自己的科学智慧,研究党和人民急需的科研课题。
青年罗沛霖
罗沛霖先生就是这样一位“红色科学家”,在他的一篇手稿《早期在王铮同志领导下的二三事》中,他回忆了与王铮在延安和干校的故事,讲述了自己去延安参加抗日的经过。
去延安参加抗日,是在民族危亡的险峻时刻对国民党绝望产生的一个决定。另外还有一些因素,同学杨锦心常来我处,说到交大几个同学都准备到延安。还有在校时进步同学对我的影响和阅读一些进步书籍使自己有一些朦胧的想法。
书信原稿
来源 |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1937年12月,罗沛霖放弃了每月120块大洋的优厚待遇,奔赴延安投身革命。
1938年3月,罗沛霖秘密前往延安,进入中军委三局工作,参与创建了延安(盐店子)通信材料厂,主持技术和生产工作,这也是边区第一个通信器材厂。
当时延安的通讯器材主要靠战场缴获并进行改装,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通信材料厂一经成立,罗沛霖立即带头研制电台,由于缺乏原材料,罗沛霖和技术工人一方面组织收集群众的收音机和手电筒里的干电池,一方面创造性地使用猪油代替润滑油、用烧酒作酒精、用延安山中的杜梨木做绝缘材料。
克服重重难关,罗沛霖和技术工人们设计研制了可变电容器、波段开关和可变电阻等多种无线电零件,最终造出了属于八路军自己的通信电台。此外,罗沛霖带领通信材料厂设计装配制造了约60台7.5瓦移动电台和1台50瓦发射机,为当时前方抗日部队提供了一批急需的电台设备,弥补我们对战日军通讯设备落后的缺陷。同时,罗沛霖还担任了延安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的教师,为抗日前线培养通信人才。
毛泽东主席曾亲自题词,表彰通信材料厂的突出贡献:“发展创造力,任何困难可以克服,通信材料的自制就是证明。”
1997年,罗沛霖(右一)重访延安
来源 |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
罗沛霖先生一生鞠躬尽瘁,致力于祖国的科学事业,为我国电子科技发展及工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罗沛霖
(1913-2011)
电子学与信息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